
媒體關注
2017中國國際團餐產業大會:立足團體供餐 引領增長新銳
“聚焦客戶需求趨勢,對標世界龍頭模式”這是從4月16日——17日在北京召開的2017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團餐產業大會上釋放出的重要信號。由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本屆中國國際團餐產業大會以“2017我們一起”為主題,匯聚了團餐業國際、國內企業巨頭以及政府、專家學者和產業鏈達500多名代表,圍繞團餐發展中的熱點話題展開交流與研討。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副會長李亞光、副會長兼團餐委員會主席劉延云,團餐委員會執行主席黃溪河、張國華以及中國教育后勤協會、中國營養學會等領導出席了此次大會活動。
活動現場
團餐百強凸顯品牌強勢
多年來,中國烹飪協會在引領和推進全國團餐業健康持續發展上發揮了主導作用,已連續舉辦十二屆的中國團餐產業發展大會成為研究趨勢、指引方向、分享經典案例、樹立品牌典范、傳播榜樣力量的年度盛會。在這次大會上,中國烹飪協會首次揭曉了“中國團餐百強企業”榜單,表彰了“2016年度團餐五大領域的十大品牌” 和“2016年度中國百家好食堂”。
姜俊賢會長在大會致辭中指出,2016年全國團餐市場實現了快速發展,愈發凸顯團餐企業的品牌價值和對中國餐飲業的貢獻。2016年全國團餐百強企業總銷售額達到了601億元,同比2015年440億元增長了36%。就全行業來說,團餐的增長幅度達到20%以上,遠遠超過餐飲行業整體增速。團餐企業成為中國餐飲業的一支強有力的、生機勃勃的生力軍,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前所未有的機遇。
奧琦瑋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孔令博發表講演,對躋身2016年度團餐百強企業進行了分析認為,團餐主營項目集中在以下7類:學校食堂占比35.48%,企業食堂占比34.9%,機關食堂占15%,學生營養餐和養老配餐占5.2%,礦工食堂4.4%,航空鐵路配餐占比不到3%,外送及外燴僅有2%。從百強企業營收分布看, 1-3億區間占比雖有下降,但營業數據仍成正增長;優秀企業營收呈幾何倍數增長,跨入6-30億區間。而6—10億區間的營收幅度高達44.4%。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致辭
團餐聚焦對接國際趨勢
本屆大會聚焦當前團餐領域熱點,圍繞團餐產業振興發展、連鎖餐飲戰略、團餐市場細分及定位、團餐企業文化建設、健康團餐、團餐品牌營銷、高校團餐運營等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分享行業前沿創新實踐,挖掘科技為團餐管理流程和業務模式帶來的潛能。
在大會上千喜鶴、和興隆、快客利、蜀王、金豐、健力源、健坤、東莞鴻俊、譽興、中膳聯盟等國內團餐領軍企業參會交流;美餐、上海美味金文、益海嘉里、李錦記也對大會給與了支持;愛瑪客、索迪斯、7-11、綠屋、軟銀等來自美國、法國、日本等國際著名企業的呈現與分享讓大會更具國際水準。
中國烹飪協會團餐委員會主席、河北千喜鶴飲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延云認為,團餐發展趨勢將回歸讓顧客吃的營養、美味、安全、健康的主航道。團餐消費將向社區化、日常化、送餐化拓展。通過共創、共享、共贏的發展模式,助力區域團餐品牌崛起,將有利于扭轉目前國內團餐企業各自為戰的散亂形式,完善經營規范,構建團餐聯盟體系,列入中國烹飪協會團餐委員會的重點工作之一。
活動合影
團餐升級亟待逾越難關
據中國烹飪協會調查,目前國內團餐服務涉及7—8億人的就餐市場。團餐消費者以學生和白領群體占比最高,年齡段占比最高的為80后、90后人群,這類人群對團餐健康品質的追求明顯高于價格、菜量等因素。同時,一線城市團餐消費者對健康度、營養價值、養生需求在去年呈現爆發式增長,團餐企業不僅需要保證食品安全,還需要在食材搭配、餐品熱量、烹飪方式、菜單輪換等環節提供更多的匹配健康需求。
對此,姜俊賢會長提出,團餐市場在高速發展的同時,要清醒地意識到團餐企業仍面臨著三大挑戰:一是團餐企業缺乏統一的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無論是純勞務模式、代采購模式,或者全承包模式都缺乏統一標準。這種情況不利于團餐企業在市場中展開合理的、公平的競爭,由此帶來的是團餐企業間的惡性競爭、徑向壓價,這種情況又給行業健康發展帶來了不利因素。因此,團餐企業要團結起來,共同謀劃團餐事業的發展,制訂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統一標準和評價尺度。
二是食品安全將成為團餐企業的命脈。團餐面臨著每天為巨大消費群體服務這樣一個現實,一旦發生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將會給企業甚至整個行業帶來致命性的影響。所以,團餐企業要高度重視食品安全。
三是隨著團餐市場的快速發展,出現了新的團餐經營模式、新的業態和美食城的有機結合,要對這些受歡迎的創新模式認真總結、及時提高,讓其為整個團餐業態的健康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此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給團餐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團餐企業每天要為大量的消費者服務,而這些消費者又是高度集中、有組織的,因此,在團餐中率先實現產品標準化、工業化、規模化,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企業效益最有潛力。
本屆大會上,中國團餐百強企業達成“聚焦客戶需求趨勢,對標世界龍頭模式”的發展共識。同期舉辦的第二屆“小吃大藝”中華小吃產業高峰論壇、再造團餐的戰略選擇暨2017首屆團餐供應鏈變革論壇、打造高品質團餐產品分享會、第二屆中國營養餐飲高峰論壇舉辦,團餐創意文化廣場、新型團餐上下游產品展示等活動也為本屆大會擴大了交流,提升了地位,提高了影響。
本文來源:中國網